買進時間:96.12.14 買進價:28.85

  賣出時間:97.1.9  賣出價:37.35


投資心得:

  
很久沒有寫投資的檢討了,之前去環島,損失慘重,中鋼就讓我賠了快20%,當時失敗的原因,很明顯的就是沒有耐心等到應有的價格再出手,心態就像某部電影,曾志偉和吳彥祖說的一句話:「你太急、太貪。」太貪心沖昏頭的結果就是送錢給外資跟大戶,自取滅亡。

  因為這樣,所以回到家後,看到反彈一點虧15%就乾脆停損,爽快的認輸就好,雖然我知道繼續擺著也沒關係,反正中鋼也不會倒,但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失敗,絕對比在那邊藕斷絲連、要死不活的拖拉好的多,所以,趕快停損出場認輸,絕對是最好的策略跟心態。

  從十一月開始,全球的另一波股災再度蔓延,一路跌到十二月中,融資也被狂殺七百億左右,在這種令人害怕的時刻,我想起股神巴菲特的名言:
「在別人貪心的時候害怕,在別人害怕的時候貪心。」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就開始找標的,找被錯殺嚴重的標的來入場。

  為什麼會選大成,當時有幾個理由:第一,公司體質好,加上原物料越漲越高,成本要轉嫁也是轉嫁到下游,所以隔年獲利會跟今年一樣好;第二,融資餘額降到限額的三分之一,未在最近高點,籌碼不會過亂,可以接受;第三,本益比掉到十倍以下,價格合理;第四,交易量夠大,不容易被鎖籌碼,技術分析上比較容易判斷。因為這四個理由,所以我就進場實驗一下巴老的真理。

  最後的結果看起來當然還不錯,不過我覺得這次最大的收穫是,想通了一些技術分析上的觀念,以前有些觀念看書還是不太懂,但這次買進後,一邊觀察,也想了一下相關的關係,所以大概知道有沒有突破、哪邊會遇到壓力、哪時候差不多該賣出,這應該是最大的收穫。

  這次還有另一個收穫,就是更確立自己的操作原則。之前買進的時候,自己根本搞不清楚當時是要做短線還是長線。開始獲利,就跟自己說要放長賺更多;獲利減少,就怕的急急忙忙把股票賣掉,搞到最後還是做短。模綾兩可的狀況下,不但獲利遭蝕,自己的心也不安寧。

  如果要做短,雖說要搭配技術分析,但20-30%就是停利的大約範圍,不是每個人都有好命買到飆股;如果要做長,一倍、兩倍的獲利都有可能。但前提是,自己得清楚到底要是做長還是做短,而不是把這原則搞混,像是做短還想賺一到二倍,這簡直是痴人說夢。

  買進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這次就是要做短線,所以當到了停利點37元時,線型沒有過陡,所以觀望了一下看還有沒有上攻的空間,後來看來是沒有,於是獲利了結,賺了一點零用錢。操作本就應該不帶有感情,要客觀的去進行分析、買進、賣出的動作,這才是好的操作。

  若要說這次的缺點,那就是我去做了
「接刀子」的動作,當時的現型其實很弱,叫三歲小孩來看也一定看的出會跌破前波低點,但我在還沒跌破前波低點時就接了,雖然我認為當時的價格很便宜合理,買了也OK,但事後證明還有更好的買點,下次要記住要等刀子彈起來再接會比較保險,不然也有可能會受傷。

  十月的時候,一堆股票價格都過高,當時急著想賺錢,不覺得好股票的股價會下來,結果環個島,一切都變了,真的不要不信邪,股市,真的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我想我得牢牢記住一句話:
「怎麼上去,就會怎麼下來。」這句話跟大家分享。

  看看當時的日K吧:


  週K會更清楚:


  大型權值股-2317鴻海的日K:


  家族裡的高價股更慘-2354鴻準:


  另外,融資過高就該是減碼的時候!

  12/18的日K:


  當日的融資餘額圖:


  股價是不可能漲上天的,太極端的結果,一定會下來,所以,耐心等,一定會等到合理的價格,就像大成,當時52.9元的它,會有誰想到有回到25.7元的一天呢?我們不是神,無法算計到每一次的漲跌幅,所以別想要賺進市場的每一分錢,在合理的狀況跟時刻做對的事情,獲利的機率就高;至於不合理的狀況,就別追高了,沒賺到錢沒關係,只要沒把錢丟進去,至少不會有虧損的一天。

  巴菲特可以為了一檔股票,回到他的合理價格,中間等了好幾年。我,有像他那樣的耐心嗎?問問自己,也期許自己要學會「耐心」這門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很難做到的事情

  (內文中觀念也請有緣路過的前輩賜教;圖片來源:奇摩股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d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