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還有記憶,寫一下對幾個兄弟新人的看法:

  1.黃正偉:

    AB     H     RBI   BB   K    S   SC   AVG     OBP     SLG
   352  104    27    19   64  18   5    0.295   0.328   0.344

  數據看起來打擊率不錯,接近三成,但是上壘率是偏低的三成二八,從四壞球次數就看的出來,不夠多,而且三振次數太多,三振四壞比根本不用算,一看就知道比例太懸殊。長打率也太低,標準的鳥槍型態打者。

  實際技術上來看,黃正偉的打擊算是後段班,打擊姿勢不完全,純用手揮擊的比例太高,用不到軀幹的力量,因此他的安打都是屬於內野穿越,或是三不管地帶的鳥安,只要contact恰好適當,安打就出現了。此外,選球太差,沒有自己一套的攻擊策略,只要捕手配球稍微靈活一點,就等著被投手玩。預估明年的AVG會下修至0.220,會有一段不算短的低潮。守備方面,則繼續往CPBL最頂級的那一端前進。

  2.劉耿欣:

    AB     H     RBI   BB   K    S   SC   AVG     OBP     SLG
   268   67     26    20   43   8     5    0.250   0.299   0.299

  數據同上,鳥槍一支。就技術上來看,揮棒速度不夠快,除非投手球路和預測相同,否則沒有足夠時間判讀投手球路。出棒瞬間的揮棒軌跡不夠簡潔,也造成揮棒速度不夠快的另一個原因。

  守備方面,反手方面來球的處理有改進的空間,其他則持續進步中。

  3.陳江河:

    AB     H     RBI   BB   K    S   SC   AVG     OBP     SLG
   176   47     26     9    31   1     0    0.267   0.299   0.318

  第三個令人無言的數據....。打擊看的不多,所以技術上無從評論。守備方面,內野任何位置皆可防守,臂力具水準,缺點為防守範圍不夠廣,接球時的腳步可更輕鬆靈活,但守備方面已經是個具有相當水準的選手。

  4.楊博壬:

    AB     H     RBI   BB   K    S   SC   AVG     OBP     SLG
    53    14       4      3    12   1     0    0.264   0.304   0.264

  不知道還能說什麼了....。技術方面,揮棒速度快具有球隊內選手少見的power,因此對於內角球的攻擊相當得心應手,外角球則為相對的弱點。打擊樣本數太少,需要穩定的出賽來證明他的power,如能穩定出賽,預估將有0.280/ 0.350/ 0.480的成績。

  守備方面,接球時的節奏感有待加強;二壘防守速度不夠快range普通,三壘防守傳球不甚穩定,需有一段不小的練習量作為改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d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