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談王建民。之前我
有一篇文章說過,王建民當天投的好不好只有兩種因素:一是控球,二是球的movement,而昨天,他兩樣都沒有,所以很自然就爆炸了。第一局看的出他sinker的狀況不怎麼好,沒尾勁,投也投不到想投的位置,於是Jorge Posada在第一局決勝球的對決裡嘗試配了一些slider跟changeup來測試一下這兩個球種的狀況是不是可以成為王的救命仙丹,結果依舊被打了出去,更註定了大爆炸的命運。看完王投完一局的狀況後,我也決定「早早」的上床睡覺,反正結局似乎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早點睡還比較有眠。

  至於另一場Phillies對上Rockies的比賽,很明顯的看出球隊士氣對於一支球隊到底影響有多大。士氣強的球隊,就算實力不如人,往往都能夠有超水準的表現,這兩場Rockies的表現就讓人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尤其自己有幸在大學最後一年跟球隊在校內四強賽一起擊敗了原本很被看好的冠軍後補隊(在我復健期歸陣前,隊上跟他們打友誼賽,可是從來沒贏過,所以在正式比賽打敗他們後,那種感覺超爽),士氣跟鬥志影響團隊戰力的這種感慨,更加的深。

      

  不過我想聊兩件事,都跟Phillies的Jimmy Rollins有關。一是他是一個一百七十公分的游擊手,今年的成績為0.296/0.344/0.531,看起來好像還好,但是他今年有一個20-20-20-20的紀錄:二壘打三壘打全壘打盜壘全部二十次以上,這是史上第四位達到這種成績的打者(他今年二壘打三十八支、三壘打二十支、全壘打三十支、盜壘四十一次僅被抓到六次),讓他成為今年NL MVP的熱門候選人。為什麼要特別提到他呢?因為他身高只有一百七十公分,體型並不突出,但他卻可以打的如此燦爛,加上他又是游擊手(游擊手有這種打擊數據非常難能可貴),這種攻守全能的表現實在讓人激賞(看著看著我又想打球了),同樣是身材不突出的內野手,這種厲害的選手總是容易讓我的目光聚焦在其身上,一局下首打席首球全壘打,像是要立刻回應Matt Holliday在一局上的solo,這種球隊看板人物散發出的氣魄,實在讓人激賞。

      

  另外一個想提的就是配球。二局下二三壘有人,Franklin Morales面對Jimmy Rollins僵持到滿球數後,投捕選擇了一個changeup來跟他做對決,很明顯的看出Jimmy Rollins出棒早了,勉強將球擊出形成三壘旁界外球,下一球投捕選擇的是fastball,Jimmy Rollins出棒晚了,將球擊到一壘看台上。這兩球投捕其實已經掌握住Jimmy Rollins的攻擊心態,我還跟學弟講說不投fastball一定會挨打,結果投捕選擇了changeup,果不其然,打者打出了一支三壘安打,也打回了超前分。

  為什麼會說投捕已經能夠掌握住打者的攻擊心態?投changeup讓打者出棒早,表示打者本來是在等fastball,可是來的是一顆慢的changeup,破壞了打者的打擊姿勢不說,更讓打者會心頭一驚,發現投捕原來在決勝球是會投changeup,而不是原本自己所設想的fastball,因此更會提防changeup的再度攻擊,下一球出棒慢就看的出打者已經在提防changeup,也會對這種球路做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投changeup,不就進入打者的計算之中?結果球一出手,changeup,挨打,掉兩分,完全是可預期的結果。

  投手就算當天球路的狀況好,如果捕手配球沒有針對打者的臨場反應去做對決,很容易就會造成當時這種窘況,因此為什麼好捕手難尋就是因為這樣,不是每個捕手的配球都能夠上的了檯面。也難怪Carlos Zambrano跟Michael Barrett自己人會大打出手了....。(謎之音:明明就完全沒什麼關聯啊!這啥結尾啊? 我:因為我想睡覺了....。O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d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