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PTT象板看到有一群為數不少的象迷,要在七月一號象熊戰" 起義 ",訴求主要是為了球隊經營以及球隊場上表現等問題,後來也組織了一個團體(裡面還有傳說中的卡神喔,厲害吧!XD),來總理一切象隊改革的事務及想法。不過板上有神人指出了洪瑞河他在職棒經營上面的一點看法,以下是這位神人的說法:
" 你們要知道一點,洪瑞河打心眼認為職棒這塊餅就這麼大了(邱光宗跟我說的),所以他的所作所為就是follow他心中所想的,在這點上,你必須承認他知行合一。 "
邱光宗我似乎曾經看過他寫的論文,沒記錯好像也是跟職業運動有關的,有空我會再去查查看。不過洪瑞河他的看法,真不知道該說他保守還是該說他過時。
而板上的神人又說:" 問題是這塊餅真的大不了?為什麼大不了?一家什麼都沒賣,服務又爛的餐廳憑什麼把顧客留住 + 開發新顧客?我建議你們從這邊著手,從基礎破壞他的信仰,才能重建。 "
現在這個團體的主要訴求有幾個:1. 建立真正的二軍;2. 戰術數據部份;3. 洋將、選秀部份;4. 經營部份。有個板友的意見我相當贊同,他說,這些訴求,如果你講的太高調太理想化,其實洪瑞河根本就聽不進去,畢竟他是個商人,除非你可以用實質上的利潤來解釋這些東西,不然他會沒啥興趣。就像劉保佑一樣,一堆人把他捧成神,當成是中職的救世主,但是說穿了,他的本質還是商人,目的還是為了要讓老牛皮公司的市佔率更高,拓展更多更大的市場。且他的最終目的則是透過球隊而到海外銷售,這一點,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夠長遠,儘管他目前都是做一些把錢灑到大海的事情,但是後續所獲得的利潤,絕對夠讓他坐在辦公室裡翹二郎腿笑到中風。
洪瑞河他經營兄弟經營的很辛苦,這點我們都知道,但是我覺得他可能得怪一個人,讓他現在經營的更辛苦。是誰呢?就是等等要對上我們家的小王-王建民。
一些經營大師都說,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你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會只是和你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透過網路,透過運輸工具,透過衛星,任何在地球上的人都會是你的競爭對手。而現在中華職棒的任何一支球隊,他們真正的對手,其實不是對方,而是一海之隔的NPB,甚至是更遠的MLB。以前,在台灣,MLB是一個極小眾的市場,根本就沒什麼人在看,除非是特別有研究的球迷,不然以台灣兩千萬人來說,可能頂多只有幾萬人在看吧,這也是為什麼前一兩年ESPN縮減了轉播場次,因為都沒啥人要看,那播那麼多幹麻?只是在把鈔票送人而已,這種笨事誰要做?
但是,現在狀況不同了。ESPN拼命也要播一堆MLB的比賽,為什麼?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台灣球員開始升上大聯盟,尤其是王建民,他長期穩定的表現,讓台灣越來越多的球迷開始把焦點集中在MLB,以前MLB在台灣只是小眾市場,但是因為王建民的關係,收看MLB已經漸漸變成了一個中型,甚至大型的市場,越來越多的球迷開始了解MLB,知道MLB在幹什麼。
既然越來越多人了解,當這些球迷回過頭來看中華職棒的比賽後,他們會知道,這種比賽強度不強,制度面上缺失一堆,完全沒有MLB吸引人,既然有機會可以看更好更精采的比賽,幹麻要回頭看這種不入流的比賽?當球隊一直還在原地踏步,而了解MLB內涵的球迷越來越多,這樣只會加速球迷的流失,不管是兄弟,還是其他隊伍都一樣,只要不跟上MLB的腳步,就會被遠隔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對手狠狠作掉。
吸收美國先進資訊的球迷日漸增加,透過網路的快速傳送,會越來越多的球迷知道什麼才叫做進步與科技的棒球,自然的,球迷的胃口越來越大,不能滿足的球團自然會被淘汰。在上面四個部份球迷希望球團改革的部份,MLB發展了一百餘年,現在都有他們獨到的制度與觀念,他們花了一百年摸索,終於達到這種近至完美的境界,既然有這麼好的借鏡,為何我們還要花那麼多冤枉路去摸索,跌的頭破血流以後才在那邊恍然大悟說有例子可以參考,幹麻做那麼多蠢事繞遠路,結果最後仍是殊途同歸?
或許球團可以等一百年,但是市場的主宰(球迷)可沒有耐性,不可能在那邊呆等一百年,球迷沒耐性的結果,就是台灣職棒被淘汰,老闆更賺不到錢,更無利可圖。
既然大家都會往好看的比賽去靠攏集中,那是不是比賽強度的中華職棒就沒有機會?不,相反的,中華職棒還是會有機會。機會來自什麼?來自情感,來自球迷這幾十年來對棒球的情感。為什麼球迷會希望中華職棒進步?這幾年中華隊在國際賽的成績不好,而成為中華隊主體的中華職棒,如果不強,自然對中華隊的實力影響很大,也絕對贏不了日韓。既然球迷對中華職棒的期望如此高,但在這種一攤死水不求進步的情況下,大家只好漸漸的放棄國內的職棒,開始看王建民替國人爭光,彌補國際賽的失落感。但若國內職棒開始努力向MLB看齊,無論是二軍、選秀、聯盟制度、觀念、訓練方式,只要開始漸漸的改進,讓球迷真正看的到進步的曙光,別說球迷回籠,甚至還可以替中華職棒帶進那些以前開發不出來、卻只看門道的球迷。球迷層慢慢健全了,才能有更大的利潤。
目前六球團只有La New和統一在二軍制度上做的比較好,但在其他方面,沒有特別的顯著強項,現在開始追趕還比較容易。而且身為職棒人氣第一的球團,以及職棒的指標隊伍,帶頭開始做這些改革不也是一種對台灣棒球的使命感?如果能夠帶頭去做,領先其他隊伍,對球迷數的增加必定有相當大的助益,長遠來看,必定百益而無一害。
行銷是什麼?定義是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叫做行銷。現在消費者的需求是更先進更科技更強力的棒球,如果不主動滿足,那結果將是被台灣市場淘汰。現在的球迷層只有年輕的學生,如果想賺更多的錢,滿足消費者來擴大目標市場,將是最快而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透過這些改革,自然而然會產生更多讓球迷討論的話題(例如:二軍有哪個超級新人準備升上來、球員養成的樂趣、ISOP、Win Share、排棒問題、投手調度問題),這種專業的問題帶給球迷的話題性,不但絕對延續的更久,也絕對比什麼情人節票選最佳情人有營養有看頭多了。以前球團還要想破頭想吸引球迷的話題,制度一改善,話題自然就油然而生,不亦善乎?
(這篇其實主要是假想給洪瑞河看的,如果沒有假想的話,那我一定會從頭罵到尾,最後才不會這樣結尾!XDDDDD 不過要說服人總是得溫和一點,就算要直接打人家兩巴掌再談,也得打完以後給對方摸摸頭安撫一下,然後讓對方看的到遠景跟夢想,對方才會容易接受你的看法。XDDDDDD)
" 你們要知道一點,洪瑞河打心眼認為職棒這塊餅就這麼大了(邱光宗跟我說的),所以他的所作所為就是follow他心中所想的,在這點上,你必須承認他知行合一。 "
邱光宗我似乎曾經看過他寫的論文,沒記錯好像也是跟職業運動有關的,有空我會再去查查看。不過洪瑞河他的看法,真不知道該說他保守還是該說他過時。
而板上的神人又說:" 問題是這塊餅真的大不了?為什麼大不了?一家什麼都沒賣,服務又爛的餐廳憑什麼把顧客留住 + 開發新顧客?我建議你們從這邊著手,從基礎破壞他的信仰,才能重建。 "
現在這個團體的主要訴求有幾個:1. 建立真正的二軍;2. 戰術數據部份;3. 洋將、選秀部份;4. 經營部份。有個板友的意見我相當贊同,他說,這些訴求,如果你講的太高調太理想化,其實洪瑞河根本就聽不進去,畢竟他是個商人,除非你可以用實質上的利潤來解釋這些東西,不然他會沒啥興趣。就像劉保佑一樣,一堆人把他捧成神,當成是中職的救世主,但是說穿了,他的本質還是商人,目的還是為了要讓老牛皮公司的市佔率更高,拓展更多更大的市場。且他的最終目的則是透過球隊而到海外銷售,這一點,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夠長遠,儘管他目前都是做一些把錢灑到大海的事情,但是後續所獲得的利潤,絕對夠讓他坐在辦公室裡翹二郎腿笑到中風。
洪瑞河他經營兄弟經營的很辛苦,這點我們都知道,但是我覺得他可能得怪一個人,讓他現在經營的更辛苦。是誰呢?就是等等要對上我們家的小王-王建民。
一些經營大師都說,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你的競爭對手已經不會只是和你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透過網路,透過運輸工具,透過衛星,任何在地球上的人都會是你的競爭對手。而現在中華職棒的任何一支球隊,他們真正的對手,其實不是對方,而是一海之隔的NPB,甚至是更遠的MLB。以前,在台灣,MLB是一個極小眾的市場,根本就沒什麼人在看,除非是特別有研究的球迷,不然以台灣兩千萬人來說,可能頂多只有幾萬人在看吧,這也是為什麼前一兩年ESPN縮減了轉播場次,因為都沒啥人要看,那播那麼多幹麻?只是在把鈔票送人而已,這種笨事誰要做?
但是,現在狀況不同了。ESPN拼命也要播一堆MLB的比賽,為什麼?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台灣球員開始升上大聯盟,尤其是王建民,他長期穩定的表現,讓台灣越來越多的球迷開始把焦點集中在MLB,以前MLB在台灣只是小眾市場,但是因為王建民的關係,收看MLB已經漸漸變成了一個中型,甚至大型的市場,越來越多的球迷開始了解MLB,知道MLB在幹什麼。
既然越來越多人了解,當這些球迷回過頭來看中華職棒的比賽後,他們會知道,這種比賽強度不強,制度面上缺失一堆,完全沒有MLB吸引人,既然有機會可以看更好更精采的比賽,幹麻要回頭看這種不入流的比賽?當球隊一直還在原地踏步,而了解MLB內涵的球迷越來越多,這樣只會加速球迷的流失,不管是兄弟,還是其他隊伍都一樣,只要不跟上MLB的腳步,就會被遠隔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對手狠狠作掉。
吸收美國先進資訊的球迷日漸增加,透過網路的快速傳送,會越來越多的球迷知道什麼才叫做進步與科技的棒球,自然的,球迷的胃口越來越大,不能滿足的球團自然會被淘汰。在上面四個部份球迷希望球團改革的部份,MLB發展了一百餘年,現在都有他們獨到的制度與觀念,他們花了一百年摸索,終於達到這種近至完美的境界,既然有這麼好的借鏡,為何我們還要花那麼多冤枉路去摸索,跌的頭破血流以後才在那邊恍然大悟說有例子可以參考,幹麻做那麼多蠢事繞遠路,結果最後仍是殊途同歸?
或許球團可以等一百年,但是市場的主宰(球迷)可沒有耐性,不可能在那邊呆等一百年,球迷沒耐性的結果,就是台灣職棒被淘汰,老闆更賺不到錢,更無利可圖。
既然大家都會往好看的比賽去靠攏集中,那是不是比賽強度的中華職棒就沒有機會?不,相反的,中華職棒還是會有機會。機會來自什麼?來自情感,來自球迷這幾十年來對棒球的情感。為什麼球迷會希望中華職棒進步?這幾年中華隊在國際賽的成績不好,而成為中華隊主體的中華職棒,如果不強,自然對中華隊的實力影響很大,也絕對贏不了日韓。既然球迷對中華職棒的期望如此高,但在這種一攤死水不求進步的情況下,大家只好漸漸的放棄國內的職棒,開始看王建民替國人爭光,彌補國際賽的失落感。但若國內職棒開始努力向MLB看齊,無論是二軍、選秀、聯盟制度、觀念、訓練方式,只要開始漸漸的改進,讓球迷真正看的到進步的曙光,別說球迷回籠,甚至還可以替中華職棒帶進那些以前開發不出來、卻只看門道的球迷。球迷層慢慢健全了,才能有更大的利潤。
目前六球團只有La New和統一在二軍制度上做的比較好,但在其他方面,沒有特別的顯著強項,現在開始追趕還比較容易。而且身為職棒人氣第一的球團,以及職棒的指標隊伍,帶頭開始做這些改革不也是一種對台灣棒球的使命感?如果能夠帶頭去做,領先其他隊伍,對球迷數的增加必定有相當大的助益,長遠來看,必定百益而無一害。
行銷是什麼?定義是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叫做行銷。現在消費者的需求是更先進更科技更強力的棒球,如果不主動滿足,那結果將是被台灣市場淘汰。現在的球迷層只有年輕的學生,如果想賺更多的錢,滿足消費者來擴大目標市場,將是最快而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透過這些改革,自然而然會產生更多讓球迷討論的話題(例如:二軍有哪個超級新人準備升上來、球員養成的樂趣、ISOP、Win Share、排棒問題、投手調度問題),這種專業的問題帶給球迷的話題性,不但絕對延續的更久,也絕對比什麼情人節票選最佳情人有營養有看頭多了。以前球團還要想破頭想吸引球迷的話題,制度一改善,話題自然就油然而生,不亦善乎?
(這篇其實主要是假想給洪瑞河看的,如果沒有假想的話,那我一定會從頭罵到尾,最後才不會這樣結尾!XDDDDD 不過要說服人總是得溫和一點,就算要直接打人家兩巴掌再談,也得打完以後給對方摸摸頭安撫一下,然後讓對方看的到遠景跟夢想,對方才會容易接受你的看法。XDDDDDD)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