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把主要的先發主力成績弄上來(到5/23為止,球隊出賽已三十五場),用他們慣用的排棒方式來看是否合理。

  以下是球隊常用的棒次:

  1 朱鴻森 0.256/ 0.356/ 0.385
  2 馮勝賢 0.218/ 0.282/ 0.261
  3 陳致遠 0.218/ 0.313/ 0.331
  4 彭政閔 0.333/ 0.463/ 0.407
  5 蔡豐安 0.266/ 0.329/ 0.435
  6 陳冠任 0.348/ 0.392/ 0.424
  7 陳瑞振 0.286/ 0.364/ 0.306
  8 陳瑞昌 0.233/ 0.302/ 0.279
  9 黃正偉 0.222/ 0.255/ 0.222

  OK,那照現代棒球排棒的方式,應該怎麼排比較好?以下會是較好的選擇:

  1 陳瑞振 0.286/ 0.364/ 0.306
  2 朱鴻森 0.256/ 0.356/ 0.385
  3 彭政閔 0.333/ 0.463/ 0.407
  4 陳冠任 0.348/ 0.392/ 0.424
  5 蔡豐安 0.266/ 0.329/ 0.435
  6 陳致遠 0.218/ 0.313/ 0.331
  7 陳瑞昌 0.233/ 0.302/ 0.279
  8 馮勝賢 0.218/ 0.282/ 0.261
  9 黃正偉 0.222/ 0.255/ 0.222

  這樣看起來有點累,那我把兩組棒次數據並排好了:

  以下是球隊常用的棒次:      以下是新棒次:

  1 朱鴻森 0.256/ 0.356/ 0.385  1 陳瑞振 0.286/ 0.364/ 0.306
  2 馮勝賢 0.218/ 0.282/ 0.261  2 朱鴻森 0.256/ 0.356/ 0.385
  3 陳致遠 0.218/ 0.313/ 0.331  3 彭政閔 0.333/ 0.463/ 0.407
  4 彭政閔 0.333/ 0.463/ 0.407  4 陳冠任 0.348/ 0.392/ 0.424
  5 蔡豐安 0.266/ 0.329/ 0.435  5 蔡豐安 0.266/ 0.329/ 0.435
  6 陳冠任 0.348/ 0.392/ 0.424  6 陳致遠 0.218/ 0.313/ 0.331
  7 陳瑞振 0.286/ 0.364/ 0.306  7 陳瑞昌 0.233/ 0.302/ 0.279
  8 陳瑞昌 0.233/ 0.302/ 0.279  8 馮勝賢 0.218/ 0.282/ 0.261
  9 黃正偉 0.222/ 0.255/ 0.222  9 黃正偉 0.222/ 0.255/ 0.222


  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大部分差很多,一樣的大概只有第五棒跟最後一棒吧。不過兄弟的最後三棒實在鳥到不行,尤其是最後兩棒,這兩棒要決定哪個排八哪個排九,只要上場前擲個爻就好了,一點差別都沒有。其實最後三棒已經不應該再繼續先發了,要不是球隊其他人更鳥,不然這三隻要是在統一這種人手充裕的球隊,大概已經被丟入冷宮或是當守備組了。

  另外差別最大的就是馮勝賢應該擺八棒不是二棒,陳致遠該調到六棒去,而不是繼續在三棒上面撐,換成全隊最好的打者打三棒才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陳冠任跟蔡豐安的棒次,其實這兩個人有點難擺,一個上壘率高(OBP:0.392,全隊只輸彭政閔),一個長打多,推進能力好(三壘打三支,全壘打四支,皆全隊最高),誰擺四棒都可以。但在上壘-推進的原則下,我選擇把陳冠任擺第四棒,蔡豐安擺第五棒,相信會是個較好的選擇。

  以兄弟現在先發投手罩不住,打擊貧打完全沒辦法支援投手的情況下,我實在很想看看哪天吳思賢會突然開竅,把自殺棒往後擺,再把攻擊力強的放前面。老是點點點犧牲一個人,或是硬要把自動出局數放在全隊上場打擊機會第二多的第二棒,實在不是一個好選擇,畢竟棒球是個二十七個出局數集滿,比賽就結束的運動,盡量避免出局,讓打者上壘,累積跑者,由後面打者擊出長打推進得分,才是現代棒球應該有的觀念與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nderkid 的頭像
    wonderkid

    汪德奇的私人筆記

    wond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