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久沒有寫文章啦,忙著一些事情,所以就懶的寫了,不過針對未來的市場趨勢,提供一點自己的想法。不要問我國內或境外基金,原因是:國內的基金無論是政府法規和一些抬面下的交易,都令人質疑,所以我不買;境外基金則是如果想賺錢,要下的工夫就跟股票一樣繁雜一樣累,而且標的又分散,稀釋獲利,既然這樣,那我幹麻買境外基金?有能力在投資市場賺錢的,買什麼都能獲利,不會因為買的是境外基金,賺了一塊,就可以換台幣一百元,賺一塊就是台幣一塊,不會有差別。

  講完前言,下面是正文,有興趣的可以參考;覺得太爛的,就把它丟到垃圾桶吧。

  未來的投資趨勢,我會以人類的基本需求:「食衣住行」來做投資的方向。先來環顧一下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情勢:「通貨膨脹、美國經濟衰退」,這兩個是確立的方向。因為通貨膨脹,因此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買東西越來越貴,甚至危害到一般人的生活品質。但原物料會有下跌的一天嗎?有,但短期內看起來不會。石油的產量雖然沒有減少,但也沒有提升,而且人類對於石油的需求可是越來越強(你能想像這世界沒有石油會怎樣嗎?);大宗物資產量越來越少,有的受氣候異常影響,有的拿去做生質能源,總之是越來越少,而且別忘了,人類總人口數可是繼續往上提升,需求只會越來越強而已。

  因此,讓我們回到經濟學的第一課:「供給與需求曲線」,供給曲線向左跑,需求曲線向右跑,就得到了價格向上飛揚,東西只會越來越貴,不會便宜。

  既然遇見了這個通膨怪獸,要與之對抗,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縮衣節食」(除非你是郭台銘,不然就請您節省點吧),奢侈品必須少買、娛樂享受必須減少、能走路就不開車、能吹電扇就不開冷氣....這就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因為如此,所以電子產品會有市場嗎?有,但是必定會大萎縮,加上美國經濟狀況不妙,他們更得加倍縮衣節食,少了一個大市場,電子股未來只會越來越不妙。

  經濟不妙、通膨怪獸肆虐下,投資要搭原物料價格攀升的順風車才是好棋,因此就回到我一開始講的「食衣住行」,才是王道。但這四種有沒有哪個是最優的標的?行:油價太貴我不買車不開車總行吧;住:我沒錢不買房子租房子就好;衣:沒錢少買甚至不買衣服總可以吧;食:沒錢我不吃東西總可以....不,不可以,不吃東西就掛啦,還生活咧。因此,人們再怎麼省,唯一不能省的,就是「吃」這方面,因此未來如果要長投,從「食」去找標的會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不要找我要明牌,能買的不就那兩三家,難道還有別家嗎?)

  至於房地產,台北的房價將會呈現M型....M個頭啦,哪來M型?只有「ˊ」型:豪宅的交易仍頻繁持續,價格將持續往上;一般的新成屋與中古屋,交易市場將會越來越趨清淡,價格則將向下修正,尤以location越差的,修正幅度越大。因此如果是這一年多來,在某兩個建商推案量超高的某兩新市鎮買了房子,五年後回頭看,你將會發現,買貴了,而且還貴不少,貴一倍也不嫌誇張。原因?用供給需求曲線去想,就會發現道理所在。(而且location又差,本身就已經貴的很沒道理,雖然跟台北市比便宜到爆炸,但本身就是個不合理價格的狀況)

  那什麼時候房價才會全面下跌、原物料才會全面崩盤?到了某天人類受不了打起仗來(這個機率很低),或是人們受不了少吃、不買不採購,寧可宅在家裡也不出門娛樂休閒,消費全面退化,才有可能見到房價與原物料價格下跌。不過在經濟達到谷底前,從「吃」出發做投資,會是我未來的長投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nderkid 的頭像
    wonderkid

    汪德奇的私人筆記

    wond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