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一陣子我很喜歡看HBL,這對欣賞運動技藝總是挑剔的我,很不尋常。我一向認為擁有好天賦、並且擁有高超球技的運動員,就像是品茶一樣,越深入品嚐,更會發現深層的內涵,越陳越香。

  但HBL呢?說穿了就是一群乳臭未乾的菜鳥,在場上追逐、搶著那顆球罷了,從運動技術方面來論,平均水準並不成熟。可是,很奇怪的,這樣的比賽,卻讓我想要不停的觀賞,越看越多,原因就在於,場上球員對籃球的熱情,那份熱情看的出來是發自於內心、真誠對籃球的熱愛,令人看了感動不已。

  而SBL有沒有這樣的球隊呢?有,如果有人想看,我會建議請看璞園建設的比賽,也許他們現在的技術、觀念兩方面都不成熟,也沒有傲人的成績,但他們在場上的拼勁,就像他們在打HBL一樣,永不放棄,拼戰到最後一秒,這樣的球風,怎不叫人喜愛呢?



  璞園的球隊主幹,由再興的教練與球員組成,配上其他來自各路的英雄好漢,更加添了球隊不同且有趣的因子。先來談談出身再興的幾個球員吧:

  簡嘉宏:扣除上個球季的打架事件,他漸漸的蛻變為一個成熟的球員。技巧方面,他擁有目前台灣籃壇快要失傳的技藝:中鋒背框單打的堅實低位腳步。他的堅持,每個觀賞的球迷都必須給予他掌聲鼓勵,因為他的身高(195)並不符合國際比賽的中鋒size,要打國際賽一定得轉型,轉成面框單打較多的前鋒、甚至後衛才會比較有前途。

  以他的條件,要轉型可是困難重重,重新投胎換個身體可能比較快,但如果堅持中鋒的球路,要入選中華隊、甚至入選後要讓教練敢重用,都是個難題。雖然這樣,冒著也許無法在國際賽出頭的風險,他還是堅持要走傳統中鋒這條路,也因為這樣的堅持,讓我們得以欣賞到國內失傳已久的中鋒低位單打腳步,身為球迷,一定要為他這樣的堅持多給些肯定和掌聲。

  除了失傳的低位腳步外,目前他的進攻手段也增加了三分球與高位面框切入,進攻手段增加是好事,但如果因為手段增加卻忘了自己最有優勢的低位單打,這就不是好事。希望他可以繼續進步,成為一個攻守兩方面都能兼顧的全能中鋒。至於期望嘛,希望他像年輕時的Charles Barkley好像是個Missioon Impossible,那成為像玄周燁這樣的球員,要求應該不會太高吧。只能說,加油嘍。

  左從凱:也同樣擁有另一項失傳技藝的球員:中距離急停跳投。從他高中開始看他打球,我聯想到的不是他的偶像羅興樑,而是之前擁有這樣高超技藝的球員:鄭志龍。他的投籃與其說像羅興樑,不如說更像鄭志龍,柔軟的手腕,舒服輕巧的跳投,真是像極了。但姿勢像並不代表功力像,目前他的投籃穩定度太差,時準時不準,連站上罰球線也沒有予人穩進的感覺,這樣的射手是不及格的。真正的射手本色,必須要像李忠熙那種等級,不是只會投三分球而已,這標準太低了,而是要像李一樣,在球場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不需準備,立刻拔起準確射籃,這才叫做射手。

  目前左從凱才二十歲左右,如果要用這個標準來檢視,說實話連我自己也覺得太嚴苛,等他到了三十歲再拿這個標準重新檢視他是比較中肯的作法。不過得要提醒左從凱的是,如果期許自己想要比現在更棒,大量的練習是必須的。李忠熙、甚至是鄭志龍、羅興樑,他們除了投籃穩定性好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共通點是:基本動作好到不行,跟籃球熟透了,想怎麼玩球就怎麼玩。尤其是李忠熙,有真正研究過李忠熙的就知道,他的身體條件完全不如人,跑不快也跳不高,也沒有身體對抗性,但他一樣很準,這都是奠基於純熟的基本動作,讓他可以擺脫對手找到機會出手。

  左從凱有比李忠熙好的身體素質(其實任何人來比都很難輸吧),也有射手的天份,但沒有天份的李忠熙都願意苦練讓自己更好,讓別人趕不上他,條件更好的小左是不是更不應該浪費上天給他的天賦?許晉哲曾在報導笑著說左從凱不喜歡練球,但不苦練就是無法更上層樓的主因,如果傷好了以後,希望左從凱可以花時間自我要求,增進自己各方面的基本動作,改善自己的觀念,成為有身高、身體條件更好的羅興樑,是指日可待的。

  我很愛看你打球,快點回到球場吧,早日康復。

  陳世杰:高中的他,有外線、有速度、很會飛,一整個殺爆了高中籃壇。但同樣的身手換到SBL,就退化成外線普普、有速度但腦充血、再怎麼會飛還有人比他更高更會飛,一整個變回一個普通的球員。高中的他是打二號,但到了SBL,對他的未來發展我是感到存疑的,畢竟他怎麼看都很難轉變成一個好的控球,但繼續打二號似乎也很難突破、變的更好,這樣下去只會變的像個半調子球員,擺哪個位置教練都為難。

  但這季的他,似乎有些不一樣了,雖然我不知道在他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化學變化。

  打的是控球,外線能力回復了一些,罰球也終於回復水準,但最重要的,就是他不再腦充血了。他的持球推進速度絕對是SBL裡最快的,連李學林都望塵莫及,但他終於知道掌握全場的狀況,就算切入也能做出適當的決定,無論是用自己的飛行能力挑戰籃框,還是把球傳出來給機會最好的隊友,他的腦袋清楚,不再是過去那個陳世杰。

  對手常常被他飛快的速度、還有無俚頭的控球迷惑,但要變的更好,一樣得從基本動作下手,球隊的攻擊武器已經慢慢的變多,現在最需要他提供的能力,就是防守。尤其SBL裡面,同位置的高手很多,李學林、王志群、吳永仁....等,如果他能夠在防守上抑制這些球員,相信對球隊的幫助會比靠他拿分更多。

  洪志善:他絕對是SBL裡面,身手最被低估的球員。一個好的球隊絕對有一個好的控球,但弱隊不代表一定沒有好的控球,他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身上也有一個失傳的技藝:從後場一箭穿心、又快又筆直、又到位的快攻傳球。這樣的能力,我還真沒見過有其他哪個SBL年輕的控球後衛經常展現出來。此外,在球隊進攻的節奏掌握上,條理分明,該快該慢都控制的不錯,有一定的功力。

  以控球而言,如果我是教練,全SBL裡我會選的年輕球員只有兩個人:王志群與洪志善,其他人完全不考慮。有他們兩個控制球隊的攻守節奏,很令人放心。

  不過,如果要更好,這樣的程度還不行。洪志善是個很冷靜的球場指揮官,也有銳利的傳球能力,可是他其他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雖然他沒有像他的師父周俊三年輕時的身體素質與體能爆發力,但期望他要達到姜東熙的犀利,也不是不可能。

  其他人:兩個ABC球員,毛家恩與簡浩,帶給了球隊不小的影響,但其他人,像是林金榜、吳建龍,甚至是蔡文誠,他們雖然基本動作還不是很好,但是他們衝搶進攻籃板的態度往往帶給球隊很大的助益。吳建龍是個怪胎,往往會在遇到不到的地方冒出來,搶到一個進攻籃板,或是投進一個要命的三分球,動作不好看,但就是非常實用;林金榜是個認真的苦工球員,都專門防守對手最難防的球員,如果他能再改進、精進一對一防守時的腳步,配上他認真的態度,絕對會成為一個可怕的防守球員。

  許晉哲:雖然他帶的是弱隊,在實際成績上也很容易讓他被低估,但他的賽前準備可能是全SBL最好的教練,從上季對裕隆那場就看的出來。球隊面對裕隆總是輸多沒贏過,那場一開局他們快速的攻守轉換,打的裕隆心驚膽顫,就算對手得分也不用太高興,拿球馬上發動攻勢,立刻拿回兩分,打的你措手不及。暫停也要求球員要持續進攻,持續的搶籃板,然後繼續打快不要停,如果賽前沒有做好準備,絕對打不出這種有如驟雨般持續不斷的攻勢。

  之前球隊打快卻總是無俚頭,現在球隊被他打造成一支攻守轉換快速的球隊,有洪志善跟陳世杰這兩個傳球或推進速度超快的後衛,這樣的打法非常適合球隊,只要配合球隊持續的進步,三年後要有奪冠實力並不是夢。

  從璞園的例子看出來,球星不是最重要的,個人能力再強,如果沒有團隊配合,也無法做出成績。希望他們可以持續進步,努力加強防守的部份,並且不要改變現在的打球態度,加上團隊的精神戰力,這支球隊,絕對會比裕隆或台啤更有看頭。

  (圖片來源:http://0rz.tw/623D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onderkid 的頭像
    wonderkid

    汪德奇的私人筆記

    wonde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