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場比賽的勝負分野,就在兩隊的打擊等級不同。韓國第一棒李鍾旭抓住了林恩宇一記內角偏高失投的changeup,一棒拉回打出右外野全壘打牆的三分彈,而這三分,就是中華隊怎麼追趕也追不上來的差距。
中日韓三國職棒實力的差距很明顯,中華最弱,中間是韓國,上面就是日本,我們與韓國差了一個等級,因此,投手能不能夠壓住韓國打線等打線支援就是勝負的分野。林恩宇前三局投的非常完美,七次三振,第三局甚至還連送三K給對手,最後一球拿香三振的外角直球甚至到了150公里,順手的程度,我想連他自己都很意外。但是第四局一開局來了一個lead of double,雖然那球打的不結實,是個四不管地帶的安打,但是投手跟一壘手沒有補位,讓跑者上了二壘,從此之後,他的投球開始不穩,節奏變慢、找不到外角的好球帶,雖然最後來一個投手前滾地雙殺化解一三壘有人危機,但看的出來一但打者開始上壘,他的威力就開始下降,因此也有了第五局的慘案。
雖然挨了一支三分彈,但林恩宇今天的表現絕對及格,而且最少也有九十分,五局送出了十次的三振,並且屢屢用讓韓國人傻眼的changeup來達到三振的結果,韓國方面也沒有想到他今天幾乎沒有投slider,而且changeup猛到超乎了球探報告的預期,更未預料到他今天的球速可不是只有他們說的一四零出頭而已,還飆到了一五零,令人激賞。
至於打線方面,之前有提到我們的職棒水準差韓國一個等級,從打線表現上就可以看的出來。好打者跟壞打者差別在哪?當然有很多方面,但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對失投球的掌握。一局上彭政閔面對柳賢振第二第三球是偏高投壞的變化球,居然沒有出棒,持續對明顯、不該出手的壞球出棒,失去了自己的好球帶,一點都不像以選球著稱的彭政閔。不過我們打線的其他人也沒有辦法對對方投手的投球做有效的攻擊,得的兩分其實打的都不好,陳金鋒的投手方向穿越安打,揮棒機制已經被對方投手破壞,單純用手去撈球而已,打的並不好,張泰山的右外野邊線二安其實是配合打跑,不得不揮棒硬要到碰球所得到的結果。雖然運氣比較好,但是打者的實力上,我們的確差對方一個等級,人家抓住失投而你沒抓住,那就是勝負的分水嶺了。
至於比賽後面的過程就不重要了,不影響勝負就不用花篇幅再討論。但在投手的使用上,其實有討論的空間。這次比賽選了九個投手,扣掉三個先發投手外,還剩六個救援投手,但以目前我們職棒與另外兩國的差距,加上過去以及去年經典賽的經驗,現有的先發投手,只有壓制對方四局的能力,剩下的五局,就得由另外六個後援投手分攤局數,因此無論你是先發、還是後援,上去投球的時候,一定得像林恩宇今天投每一個打者一樣,出百分之百的力量不能保留,就像遇到滿壘兩好三壞的關鍵時刻一樣,用最專心最棒的球路與打者對決,只有今天,沒有明天,如果有所保留,一定壓不住對方打者。我不知道謝長亨有沒有灌輸投手這種戰鬥的心態,要他們徹底執行,但很明顯的,今天上去投球的除了林恩宇以外,看不出來有哪個投手上去有這種要和對手搏輸贏的霸氣。
教練除了技術上的指導外,更重要的是選手心態上的調整,激發選手的戰鬥意志,也是教練重要的工作。也許謝長亨的本質學能不錯,調度也很果斷,但是我更想看到的是,他有沒有辦法誘發他手下的投手群們,在面對大場面時,有壓制全場的氣勢出現,這反而是選手面對大比賽能否有超水準演出的關鍵。
PS.补鎮萬,你的守備還真一丁點都沒退步啊....。
(照片來源:http://0rz.tw/1a3l6)
全站熱搜